搜索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详情页
低压低于60有什么危害
我最近血压比较低,低于60了,请问出现这种症状有什么危害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
平时低压低于60,可能会出现器官供血不足的情况,如头晕,眼前发黑,全身乏力等症状。此时需要安静卧床休息,积极查明病因,如果是否失血、贫血,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等疾病。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低压低于60有什么危害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平时低压低于60,可能会出现器官供血不足的情况,如头晕,眼前发黑,全身乏力等症状。此时需要安静卧床休息,积极查明病因,如果是否失血、贫血,是否合并感染性休克等疾病。
低压低于60有什么危害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低对人的影响比较小,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不管,心率保持50次/分以上就可以。次并不能说明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低压跟心率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平时还是要注意体育锻炼。
低压低于60怎么办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这种症状的治疗重在日常预防,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因为极度疲劳会使血压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神经、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速血液循环,减少直立性低血压的发作。每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太饱会使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
低压低于60怎么调理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低压低于60毫米汞柱,那么要注意避免服用可以影响血压的药物,还有可以吃一些可以提升血压的食物,比如像坚果以及进行优质蛋白的饮食,也有助于提升血压。平时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圆葱、木耳,这些有可能使血压降低的食物。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适当的进行运动,也有助于提升血压。对于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还要适当的进行抗动脉硬化治疗。
低压低于60怎么调理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要注意避免服用可以影响血压的药物,还有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可以提升血压的食物,比如像坚果以及进行优质蛋白的饮食,也有助于提升血压。平时里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圆葱、木耳,这些有可能使血压降低的食物。要注意增强自身抵抗力,适当的进行运动,也有助于提升血压。
脉搏低于60需警惕什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脉搏低于60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是高钾血症,也需要警惕急性心梗、心肌炎。另外心房纤颤病人由于脉搏短绌也可以有脉率低于60/分情况,平时要注意观察没有胸闷、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
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危害有什么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危害有全身无力、头昏、心慌、视力模糊等。舒张压在60mmHg以下,属于正常范围,如果收缩压还在正常范围内,但舒张压偏低,没有出现低血压的迹象,说明病人的血管硬化程度比较严重,脉压差增加,弹性降低,这时候要积极使用他汀类的调脂药物来缓解。当收缩压和舒张压都低于正常值时,就是低血压,会导致全身无力、头昏、心慌、视力模糊。首先要明确造成低血压的原因,如果是由于血容量不足或使用了某些药物所致,需要有针对性的治疗。
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原因
周恒
副主任医师
内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舒张压低于60mmHg的主要因素是: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够,如果病人出现了活动性出血,或是体内大量的液体流失,那么舒张压就会降低。2、周围的血管会减少,比如病人在过敏症的情况下,会出现血管膨胀,或者是舒张压的下降。3、心脏缺血,射血减少,出现心衰,心脏衰竭,心脏收缩能力降低,血压降低。另外,如果只是单纯的舒张压降低,也有很大的几率是因为动脉的弹性降低,从而使血管无法进行有效的回弹。
舒张压低于60的危害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内科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舒张压低于60属于低血压,急性低血压的危害因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缺血出现头晕,眼黑,肢软,冷汗,心悸,少尿等,慢性或者体质性低血压轻者可无任何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
猜你喜欢
舒张压低于60的危害有哪些
孕妇舒张压低于60怎么办
舒张压低于60的危害有哪些
舒张压低于60的危害是什么
心跳低于60次/分正常吗
舒张压低于60的危害有哪些
血压低压60多正常吗
舒张压低于60怎么办
心率低于60说明什么
心率低于60如何调养
专家问答
头痛伴眼部不适及呕吐
谷丙转氨酶升高会不会传染?
我最近出现心悸症状,想了解是什么病和治疗方法
近期头晕,血压持续偏高
喝酒后为何肾结石会疼痛
52岁女性同时患胃肠炎、耳鸣、肾虚,如何治疗?
连续多日剧烈咳嗽并伴有浓痰
断奶后仍有乳汁分泌
心口隐痛伴随放射性疼痛
关节突然肿痛伴红斑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