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 > 详情页

糖化血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我上周进行了体检,医生说我糖化血清蛋白不正常,糖化血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潘永源 主任医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问题分析:正常值是1.18-2.22mmol/L。由于糖化血清蛋白的半衰期比较短,所以它的测定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测定以后,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监测,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指标。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王玉玮主任医师
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三级甲等
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是110-160g/L。正常情况下,孩子的血红蛋白值是110-160g/L,新生儿是170-230g/L,以后会慢慢的降低,4个月后,孩子的血红蛋白会降到110-160g/L。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搭配,避免出现偏食,轻微的贫血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如果出现中度以上症状,可以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药物治疗。轻微的贫血不需要吃药,只要多吃一些有补血作用的食物,比如牛奶、黑豆、红枣等,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牛奶、黑豆、红枣等。如果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以多吃一些含铁的食物,并多吃一些铁质的食物。
糖化白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白蛋白正常值是4%-6%,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长期回顾性监测,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无需空腹,但常与空腹血糖同时检测,建议空腹。检查前一天清淡饮食,忌烟酒。晚上10点以后禁食水,次日早晨空腹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4%-6%,糖化血红蛋白在5.7%,有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平时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可多吃点水果和蔬菜。养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经常熬夜,要经常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的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的时间,而与抽血的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地反映糖尿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控制的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是4%-6%。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缓慢、持续及不可逆的糖化反应形成,其含量的多少取决于血糖的浓度以及血糖与血红蛋白接触的时间。
糖化血清蛋白偏高的原因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化血清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比较相似,可以反映病人在过去的1-3周的平均血糖浓度,是判断否患有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人体内,糖化血清蛋白的正常含量应该是1.18-2.2mmol/L,糖化血清蛋白偏高可能是因为病人长期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也可能是因为病人患有糖尿病,身体内的血糖浓度一直处于偏高。
糖化血清蛋白正常范围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血液里葡萄糖与血浆蛋白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由于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所以测定果糖胺主要是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与血糖浓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正常值为1.7-2.8mmol/L之间。由于白蛋白在血液中半衰期时间为19天,故糖化血清蛋白反应病人近2-3周平均血糖水平,为糖尿病病人近期监测的指标。而血糖只是反应采血时的血糖水平。
糖化血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正常值是1.18-2.22mmol/L。由于糖化血清蛋白的半衰期比较短,所以它的测定不受临时血糖浓度的影响。测定以后,可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监测,是一项比较有意义的指标。
糖尿病人正常的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潘永源主任医师
内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三级甲等
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一般要求控制在6.5%以下。糖尿病病人要求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要达标。这样才可以减少或者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延迟糖尿病的进程。良好的生活方式,规范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定期的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孕7周孕酮正常值是多少
赵晓东主任医师
妇产科北京医院三级甲等
孕7周孕酮正常值一般为20ng/ml-40ng/ml,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孕酮值并不完全相同,会随着妊娠期进展而波动。如果孕酮值过低,可能会导致先兆流产、难免流产等不良后果。因此,建议孕妇定期进行孕酮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同时,需要注意补充孕激素,如遵医嘱服用黄体酮胶囊等药物,以维持正常孕酮水平。此外,孕妇还需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保障胎儿的健康和安全。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