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综合
>
详情页
盆腔积液2.4cm是重度吗
我来月经的前一天,单位体检出来盆腔积液2.4cm,有点担心,请问这种病严重吗?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问题分析:
盆腔积液如果是2.4厘米,量就比较多,属于盆腔炎症的一种,应当应用药物治疗的,属于比较严重的盆腔积液。盆腔积液是炎性渗出物,如果炎症消退以后,渗出液也会吸收或者消失。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盆腔积液1.7cm严重吗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盆腔积液1.7cm不是特别严重。盆腔积液1.7cm,说明这个盆腔积液应该是在接近200毫升左右的量,常见的生理性的盆腔积液一般不会超过1.0cm,所以这种情况考虑还是病理原因导致的,建议积极抗炎治疗,盆腔炎治疗好以后,盆腔积液也会自然消失,注意休息,腹部不要着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饮食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
盆腔积液2.3cm怎么治疗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通常来说,盆腔积液2.3cm,属于盆腔炎症,可以通过肛门内塞入康妇消炎栓、红外线热疗、中药灌肠等物理方式进行治疗。这些治疗可以促进盆腔内的血液循环,促进盆腔积液消失。盆腔积液的患者,通常还会出现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妇科炎症,因此需要进行消炎处理。当炎症消退后,积液也会随之消失。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免疫力。
盆腔积液多少cm属正常范围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来说,盆腔积液小于2cm属正常范围。盆腔积液大于2cm,说明有问题。因为在排卵期,卵泡液会从卵巢排出,卵泡液会在盆腔和直肠凹陷处堆积,B超显示有盆腔积液,一般不会超过2cm。因此,B超检查显示有盆腔积液,建议在月经干净后进行B超检查,卵泡液一般都被吸收了。盆腔有炎症,有炎性渗出,月经过后还会出现盆腔积液,可能是盆腔炎。
盆腔积液1.8cm严重吗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盆腔积液1.8cm是否严重,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判断。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正常的,生理学的盆腔积液在女性的排卵后、妊娠前期、经期等都有可能自行消失。如果出现了1.8cm以上的积液,可能是因为炎症,可能是因为慢性盆腔炎渗出,也可能是因为子宫外孕破裂、黄体破裂、盆腔囊肿、子宫囊肿、子宫囊肿、子宫内膜囊肿、腰骶处的疼痛等症状。并且在劳累、性交后和来月经时更为明显。不及时的进行手术会给妇女带来很大的伤害,有些病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严重的还会对妇女的健康产生不利的作用。
盆腔积液2.2cm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目前是由于慢性炎症、感染以及有渗出导致的盆腔积液2.2cm,是比较严重一些的,应该及时的治疗。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通过服用药物,或者通过灌肠也是通过黏膜帮助炎症吸收或者采取微波理疗,都有助于局部炎症吸收的现象。
盆腔积液2.4cm是重度吗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盆腔积液如果是2.4厘米,量就比较多,属于盆腔炎症的一种,应当应用药物治疗的,属于比较严重的盆腔积液。盆腔积液是炎性渗出物,如果炎症消退以后,渗出液也会吸收或者消失。
盆腔积液5cm是否严重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盆腔积液5cm的量还是比较多的,盆腔积液大多数是有慢性炎症聚集的包块,慢性炎症治疗起来好的慢,不如急性炎症用药几天就有效。可以用药一个疗程后复查一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中成药止疼化症等治疗。
盆腔积液量多少cm正常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盆腔积液的量少于一厘米是正常的。如果盆腔有积液伴有腹痛,腰骶部坠痛,白带增多的情况,考虑是有盆腔炎。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无平时注意保暖,不要着凉,热水袋或者是热毛巾热敷腹部。
盆腔积液严重吗
李育竹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盆腔炎是轻度的,并不太严重,可以服用药物治疗,近一段时间性生活要节制,多注意保持一个局部卫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平时多用热水袋暖肚子,平时也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平时不要太紧张。
猜你喜欢
重度盆腔积液怎么办
重度盆腔积液的症状有哪些
盆腔积液怎样治最好重度
重度盆腔积液怎么治
盆腔积液用什么抗生素
重度盆腔积液症怎么治
盆腔积液可以喝酒吗
盆腔积液怎么来的
产后盆腔积液0.4cm严重吗
盆腔积液什么引起
专家问答
索米妥昔单抗与传统化疗有什么区别
索米妥昔单抗效果怎么样
索米妥昔单抗用于卵巢癌几期治疗
索米妥昔单抗的作用与功效
爱拉赫索米妥昔单抗有用吗
索米妥昔单抗治疗卵巢癌好吗
爱拉赫索米妥昔单抗效果如何
卵巢癌手术后可以用索米妥昔单抗吗
索米妥昔单抗治什么
爱拉赫是什么药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