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
详情页
血小板高450无不适怎么办
我前段时间去医院做了体检,结果发现是血小板高450,要尽快处理,血小板高450无不适怎么办?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山东省立医院
问题分析:
血小板高450无不适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片来进行治疗。平时还要注意加强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适当的补充含铁量高的食物。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白细胞高血小板高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需要做一个骨髓穿刺检查,以及骨髓活检,排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原发性的血小板增多症。如果是确诊骨髓增殖性疾病,则需要使用羟基脲降白细胞治疗,同时使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止血栓形成。
宝宝白细胞高血小板高怎么办
王玉玮
主任医师
儿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白细胞增高这说明是有炎症感染有白细胞增高的时候,做一个明确的检查,根据医生建议对症治疗。首先应该注意观察,看宝宝具体有什么不舒服,然后及时地用药物对症治疗,如果白细胞特别高的时候可以口服抗生素一类的药物,控制白细胞的增生,控制炎症感染的症状。
川崎病后血小板高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川崎病后血小板高指患有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后血小板高,应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有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可能会出现高热、结膜红肿等症状,如果患有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后血小板高,应遵医嘱使用双嘧达莫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来抑制孩子血小板聚集,避免血小板较高引发孩子静脉栓塞。此外,患有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后,如果除血小板高外,还伴有冠状动脉瘤等疾病,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高强度的抗凝治疗。
儿童血小板高460怎么办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儿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儿童血小板高460需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处理:血小板通常的正常值是100-300*10^9/L,儿童出现血小板轻度增高一般没事,但是患有缺铁性贫血继发血小板增多,或者手术外伤后,也可生理性增高,所以儿童血小板高460不用特殊处理,家长不用担心。因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血小板基本都大于600*10^9/L,主要是老年性疾病。
孩子血小板高到500该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考虑是急性或者慢性炎症感染导致的,例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或者脓性感染等。抗炎治疗,炎症感染得到控制后,血小板计数就会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其次考虑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例如缺铁性贫血或者慢性白血病等。多进食含铁高的食物,纠正贫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高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高需要多喝水,并且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同时要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增高等病因,再根据病因治疗。如果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需要给予静脉放血,化学治疗或干扰素等。
血小板高450无不适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血小板高450无不适应该及时的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诊断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片来进行治疗。平时还要注意加强的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适当的补充含铁量高的食物。
血小板高怎么办
王相华
主任医师
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只要控制好感染,血小板自然会逐渐地降下来,不需要特殊处理。假如是溶血性贫血引起的,把溶血功能治好血小板也同样会降到正常,短期之内迅速提高血小板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注别人的血小板。但是输注别人血小板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孕妇血小板高怎么办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孕妇血小板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进行缓解。如果血小板过多,就代表着血液的粘性大,会让人的心脏负担变得更重。怀孕期间要注意多注意休息,多吃些真菌,芹菜,多饮水,多食用凉的食品。如果血小板是100-300或者400以上的人,就是血小板偏低,不需要进行任何的处理。超过500,孩子出生后要做一次检查,如果检查结果还是高,可以使用抗凝剂,可以口服肝素钙,每日一次,肌内给药。
猜你喜欢
孕期血小板高怎么办
宝宝血小板高400多怎么办
8个月宝宝血小板高怎么办
1岁宝宝血小板高.怎么办
遗精怎么办
肝炎怎么办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高怎么办
多睾症怎么办
乙肝怎么办
早泄怎么办
专家问答
补肾方法及推荐用药
射精时为何感觉是流出而非喷射
母亲头痛诊断为血管性头痛求治疗建议
14岁女儿腿部出现红疙瘩
脑震荡后如何恢复?
经期推迟是否异常?
割双眼皮恢复期多长时间?
化疗和放疗有什么区别
男性患者喉咙痒有痰求药方
父亲72岁听力下降求帮助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