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详情页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在什么范围是属于正常的

我最近一段时间总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很是担心,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在什么范围是属于正常的?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何洁 副主任医师 内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中日友好医院

问题分析:正常参考值为(20-60)×10-9(20-60ppb),一般检测有问题要及时做治疗。炎症因子与药物通过作用于iNOS影响FeNO的浓度,发炎时浓度升高,消炎时浓度下降,FeNO作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FeNO测定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控,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等。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一氧化氮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王燕主任医师
中医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保持维护心脏的冠状动脉的畅通。防止过多的血凝块阻塞血管,造成心脏病和中风。帮助脑部血液流通,以增进长期记忆力。提高血液流量至男性生殖器,使之勃起。缩小和消灭癌症肿瘤。
帕米诺一氧化氮对高血压真的有很好的疗效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帕米诺对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中,没有这种类型的药物。临床观察效果相对较小,具体效果不确定。不要随便使用它。如果是高血压,建议定期治疗。一些药物可用于治疗。钠盐摄入、清淡饮食和体育锻炼通常是可控的。
血压在什么范围是正常的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三级甲等
通常来说,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正常。高血压属于非同一天内两次血压超过140/90mmHg。高血压1级,低于160/100mmHg。160/100mmHg在180/110mmHg以下属于2级高血压。高血压3级,超过180/110mmHg。平时要保持安静的状态,保持5分钟的安静,不要有任何的情绪波动,不要过于紧张,血压计的高度要和心脏水平保持一致。
一氧化氮报告单怎么看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具体的检查意义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来综合判断。指标的升高提示气道有炎症,对于是普通细菌性感染还是如支气管哮喘的非特异性炎症无法确定。主要适应于支气管哮喘或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鉴别诊断。一般正常值成人在25ppb以下,儿童在20ppb以下,如果明显升高,数值越高临床价值越大,提示气道的症状越明显。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能确诊哮喘吗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能确诊哮喘,对着呼气分析仪呼出气一氧化氮,由气道细胞产生,其浓度与炎症细胞数目高度相关联。作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性物,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监控中。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是检查什么的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一氧化氮呼气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常规检测气道炎症的一种检查之一。常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疾病的诊断。一氧化氮正常参考值在20至60PPb。低于该值则考虑肺部有炎症,需要进一步筛查诊断。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过高怎么办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过高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一氧化氮呼出值高于正常值是由呼吸系统疾病炎症所导致的,例如大气道嗜酸性炎症、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COPD等。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在什么范围是属于正常的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正常参考值为(20-60)×10-9(20-60ppb),一般检测有问题要及时做治疗。炎症因子与药物通过作用于iNOS影响FeNO的浓度,发炎时浓度升高,消炎时浓度下降,FeNO作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FeNO测定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控,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等。
一氧化氮呼气测定值在什么范围正常
何洁副主任医师
内科中日友好医院三级甲等
正常参考值为(20-60)×10-9(20-60ppb),一氧化氮有很大的意义,炎症因子与药物通过作用于iNOS影响eNO的浓度,发炎时浓度升高,消炎时浓度下降,所以eNO作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eNO测定广泛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监控,如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COPD等。呼出气一氧化氮的测定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监控中。
一氧化氮对高血脂,谷丙转氨酶高,有疗效吗
余茂进医师
皮肤科德兴市黄柏乡卫生院一级乙等
转氨酶高的原因可能与肝脏本身有问题,酒精肝或是大量经常饮酒和休息不好,血脂高都有关系的..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要吃可以吃点:复方维生素B维生素C肌苷片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
一氧化氮检查哮喘释放值是15p
张伟主任医师
中医科山东省中医院三级甲等
病例分析:您好!请问现在有哪些不适症状?正在服用哪些药物?您的检测结果尚不能完全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建议完善病情资料以了解病情。意见建议:平时注意密切观察病情,远离冷空气、油烟等刺激性气体,避风保暖,预防感冒,适当锻炼,劳逸结合,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过甜过咸食物,祝好!
猜你喜欢
专家问答
常见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