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综合
>
详情页
糖筛可以不做吗
我现在怀孕五个多月了,进去要再去做糖筛,因为没钱了,糖筛可不可以不做?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胎儿及新生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每个孕妇在妊娠满24周至28周进行OGTT除外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有不良孕产史的高危孕妇,在初次检查时应该检查空腹血糖。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孕妇糖筛是检查什么的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孕妇糖筛是检查胎儿是否有患上唐氏的风险。唐氏筛查是一项针对唐氏综合症的产前筛查测试,它通过测试母体的血液,来确定胎儿是否存在患有唐氏综合症的风险。如果测试结果是高风险,就应该做羊膜穿刺术或绒毛膜绒毛。对于34岁以下的孕妇,筛查应在孕15-20周进行,最好在16-18周内进行。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性应该直接做羊膜穿刺术或绒毛膜穿刺术。
孕期哪些检查可以不做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在怀孕期间最好不要进行X光,CT,MRI等检查。怀孕初期是胎儿的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暴露在辐射下,接触放射线很可能会导致胚胎畸形。除此之外,如果没有其他的问题,可以进行血液检测,尿样,彩超等损伤较轻的检测。怀孕期间要加强营养,避免出现孕吐的情况,尽量不要吃太多的食物。怀孕检查要按照怀孕期间的健康指南进行护理,必要时要做空腹检查。
孕期糖筛可以不做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期间进行糖耐量筛查,以确定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提示每位孕妇应进行糖耐量筛查。因为在没有糖耐量筛查的情况下,会漏掉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而且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自身和胎儿均有严重影响,有的孕妇由于不愿饮用糖水,所以会选择偶尔进行血糖监测,这样的方式也是错误的。甚至偶有血糖监测,亦无法清楚有无妊娠期糖尿病,因此,仍建议孕妇怀孕期间均按标准流程筛查糖耐量。通常推荐妊娠24周时做糖耐量筛查。如妊娠前已证实糖尿病史,则此种情形属少见,怀孕期间可不必进行糖尿病筛查,直接按妊娠合并糖尿病治疗。
怀孕糖筛什么时候做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一般情况下,怀孕糖筛通常是在孕24-28周的时候做。具体分析如下:孕24-28周以前是怀孕后做糖筛的最佳时机。首先是空腹,取血后饮用葡萄糖粉,在饮用糖水后1小时和2小时进行血液检测。正常情况下,如果是空腹血糖在5.1mmol/L以下,在服用糖后1个小时内的血糖在10mmol/L以下,在服用糖2个小时内,血糖值在8.5mmol/L以下,如果出现血糖值高于或高于标准值,则属于妊娠合并糖尿病。
哪些孕妇可以不做糖筛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糖尿病筛查要求所有孕妇都要做,除非做糖尿病筛查前已经确诊糖尿病。根据2-4次血糖值判断是否有妊娠期糖尿病。如果在24-28周之前,就不用做糖尿病筛查,直接诊断孕前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
糖筛不做可以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糖筛不可以不做,糖筛是在怀孕期间筛查糖尿病的一种检查方法,一般是主要针对身体肥胖的孕妇,如果不属于唐筛高危,就不会强制患者抽血检查,应建档立卡定期复查,在指导下做好孕期检查,唐氏筛查四维彩超。
糖筛可不可以不做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糖筛检查还是非常有必要做的。糖筛是筛查妊娠糖尿病的简称,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身体激素和饮食健康等因素,容易患上妊娠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问题。有条件的最好还是要进行糖筛检查,糖筛高危一般都会继续做糖耐检查,以确诊有没有妊娠合并糖尿病。
糖筛可以不做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胎儿及新生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每个孕妇在妊娠满24周至28周进行OGTT除外妊娠期糖尿病。对于有不良孕产史的高危孕妇,在初次检查时应该检查空腹血糖。
糖筛是查什么的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糖筛指的是唐氏综合征检查,这种检查是预防生出先天愚型儿的。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以此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唐氏症的危险程度。若是糖筛检查结果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高,那么需要做进一步的确诊,做羊水穿刺。
猜你喜欢
孕妇糖筛查不做可以吗
糖筛是什么
孕妇糖筛几个月做
孕妇做糖筛怎么做
哪些孕妇可以不做糖耐实验
唐氏筛查可以不做吗
不做胃镜可以检查胃吗
专家问答
药流后未排出孕囊且出血量少
停经三天后验孕阳性
药流后出血反复且量大
我想知道是否真的没怀孕
小腹疼痛已月余
白带异常呈黄绿色
重度宫颈糜烂影响怀孕吗?
宫颈糜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宫颈糜烂治疗后月经延长
26岁未育女性三度宫颈糜烂如何治疗?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