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其他
>
体检
>
详情页
我25周去做彩超,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0.8/0.7cm麻烦问
性别:女
年龄:28
我25周去做彩超,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0.8/0.7cm请问是什麽引起的,我怀孕期间没吃药呀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耿聆
副主任医师
其他
免费咨询
三级甲等
锦州市中心医院
问题分析: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你可继续观察的
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4个月胎儿左侧脉络丛囊肿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怀孕4个月做B超可能会发现胎儿颅脑存在左侧脉络丛有囊肿,在临床工作当中比较常见。胎儿脉络丛囊肿是颅脑发育过程中一个正常的表现,一般在怀孕24周以后会消失。如果怀孕24周以后胎儿左侧脉络丛囊肿持续存在,就应该做羊水穿刺排除胎儿是否存在十八三体,如果确定是十八三体综合征,就必须放弃胎儿,因为十八三体综合征是严重的染色体畸形。
脉络丛囊肿胎儿能要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脉络丛囊肿胎儿是可以要的。若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发现患有胎儿脉络膜囊肿的情况,需要到医院检查染色体是否出现异常的情况,同时仔细检查胎儿是否合并有其他畸形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胎儿脉络丛囊肿的情况在怀孕二十六周后就可以消失了。若是在怀孕二十六周后,胎儿脉络丛囊肿没有消退症状,需要在孩子出生后,检查颅脑检查和脐血细胞的染色体检查。通常在染色体正常的情况下,胎儿是可以要的。
脉络丛囊肿引起胎儿哪些畸形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脉络丛囊肿也可以在正常胎儿中出现,但大多数在26周后消失。如果它在26周后没有消退并且是双侧的,则应该在孩子出生后进行大脑检查和脐带血细胞染色体检查。如果它能消失,就不会有压迫和脑压增加,出生后的智力或其他方面也不会受到双侧脉络丛囊肿的影响。建议定期检查超声波,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胎儿脉络丛囊肿严重吗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胎儿脉络丛囊肿一般是不严重的,经过治疗后可以得到改善。孕妇静脉丛囊肿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一般在怀孕24个星期后就会自行消退,如果只是单纯的血管丛囊肿,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除非是与其他的胚胎发生了变化,否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妊娠26周后若静脉丛囊肿仍未消失,胎儿有可能会有压力、脑压增高等问题,应经常进行妊娠、b超检查,还要多休息,多补充营养,以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是怎么回事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脉络丛囊肿在怀孕14周到24周的胎儿发育中做B超就可以被发现,可能是先天染色体的方面所导致的。但是这个囊肿有可能会随着宝宝的发育逐渐自行吸收,所以不必要过于担心。
为什么胎儿会得右侧脉络丛囊肿
王凤英
主任医师
妇产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胎儿右侧脉络丛囊肿是一种发育畸形的表现,但是在怀孕的早期出现这种问题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随着怀孕时间的增加,囊肿的问题会被自己逐渐吸收,一般在怀孕20周左右会吸收得比较彻底,此时孕妇不要精神压力过大,因为过重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生长发育。
脉络丛囊肿胎儿能要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有脉络丛囊肿胎儿是比较常见的,大多会随着怀孕时间的延长,在怀孕26周左右时会逐渐消失,此情况不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在怀孕26周以后,脉络丛囊肿没有消失,而是逐渐增大,或者是双侧脉络丛囊肿的情况,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双侧脉络丛囊肿严重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不严重。22周以后可以逐渐的消失。是属于胎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者持续增大,就属于病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做四维彩超排畸检查,或做羊水穿刺或者进行胎儿颅脑核磁。
胎儿脉络丛囊肿常见吗
周敬伟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胎儿脉络丛囊肿在胎儿当中也是非常常见、普遍的,囊肿大部分会在妊娠26周前消失。因为脉络丛囊肿到了妊娠19~26周左右,脉络丛疏松的结构会逐渐被致密的结缔组织所取代。所以,部分囊肿会自行吸收掉,或者是消失掉。
猜你喜欢
胎儿左侧脉络丛囊肿是什么病
怎样消除胎儿左侧脉络丛囊肿
胎儿脉络丛囊肿怎么回事
胎儿脉络丛囊肿是什么
胎儿左侧脉络丛囊肿怎么办
胎儿脉络丛囊肿严重吗
胎儿脉络丛囊肿的危害是什么
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对宝宝以后有什么影响
胎儿双侧脉络丛囊肿怎么回事
胎儿双侧脑室脉络丛囊肿
专家问答
包皮过长与早泄的关系
面神经炎与牙龈发炎有关吗
驴胶补血颗粒的效果如何
请问月经期间发生性关系会怀孕吗?
五年的婚姻,为何如此煎熬?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有心理疾病?
得了抑郁症该怎么办?
精子在体内存活时间多久?
服用氧氟沙星后出现过敏反应
夜眠异常多汗
常见科室
男科
皮肤科
性病科
妇科
儿科
老年
外科
内科
生殖
传染科
神经内科
五官科
整形科